花卉產業結構調整平穩推進
我國花卉產業在經歷了近幾年的產銷動蕩階段后,當前形勢如何?中國花卉協會從2014年底開始向各省(區、市)調查2015年宵花銷售情況,協會秘書處實地調查了北京、山東的花卉市場、生產基地,形成了《2015全國花卉產銷形勢分析報告》。
從各方面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,2015年我國花卉總產量略有下降,質量普遍提高,市場供應充足,產品均價有所回調,產業結構調整平穩推進。
大宗盆花產量略降
產銷平衡
2014年底至2015年初,大宗盆花的行情先抑后揚,春節前后,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供貨量的減少,使得價格回調。
2015年蝴蝶蘭步入穩健階段,1-2月銷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跌,均價略有回升。2015年蝴蝶蘭種苗供應量預計在4000萬株左右,較去年減少,出現了南北兩地種苗供應不平衡現象。雜色花、迷你蝴蝶蘭受追捧,產品形態有向小型化方向發展的趨勢。
2015年1-2月小規格及新優品種紅掌產量增加,大規格紅掌產量下降,小規格產品價格好于大規格產品。受調查的9省市前兩個月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.4%,售價同比漲12.9%。
經過兩年的低谷期后,鳳梨銷售表現尚可,銷售壓力減緩,整體行情明顯好于去年。2015年1-2月鳳梨上市量600萬-700萬盆,整體產量較去年略增。春節期間,優質產品供不應求,行情走高。
2015年大花蕙蘭依舊低迷。2014年國內大花蕙蘭產量400余萬盆,產量同比增長20%左右,產銷呈現出數量歷年最大、品質歷年最好和價格最低三大特點。2014年12月-2015年1月,生產商拋貨心切,售價下壓,出現歷史最低行情,但進入2月份,需求量迅速回升,售價也有所反彈。
傳統名花量減價升
發展平穩
今年以來,福建連城、云南大理等國蘭專業化、規模化生產企業采取舉辦蘭花展、蘭花節、開通微信商城、建立國蘭電商平臺等措施,開拓大眾市場。蓮瓣蘭中的大雪素、黃金海岸,寒蘭中的貢品朱砂蘭以及墨蘭等國蘭名品,銷量上升,成為年宵花市場重要品類。
全國水仙產銷平穩。主產區福建省前兩個月銷售量同比增加51.03%。雕刻類、租擺、組盆類需求量增加,市場前景看好,發展態勢樂觀。
受調查省區1-2月杜鵑上市量、售價同比均有上漲。高山杜鵑最為耀眼,云南大理、山東威海等諸多省區產業化開始起步,已進入規模化種植階段,產品儲備量超過1000萬盆,售價較往年下降,但銷量增加。
2015年1-2月,受調查的7省區君子蘭銷售總量與去年基本持平,售價同比漲4.9%。
2015年1-2月,仙客來銷售總量較去年同期持平,均價同比略降。消費主要集中在河北、山東、四川和廣東,遼寧省銷量最大,量價平穩。
從種類上分析,盆栽月季有望成為今明兩年盆花新寵,銷地范圍廣,市場需求旺,發展前景好,行情走勢樂觀。主產區云南2015年1-2月,盆栽月季銷量30萬盆左右。盆栽牡丹主產區山東菏澤總產量較上年減少20%,但售價依舊保持高價位。盆栽茶花中,2-3年的松子鱗、大理茶、鹿城春等名品產地售價較往年漲30%左右。
新型小盆栽產銷兩旺
前景可期
與傳統年宵盆花比較,小型盆栽花卉的產供周期短,短期內可推動花卉產業產品結構調優,豐富市民的消費選擇。針對低層次產品需求群體依然龐大的實際,各地花卉企業因地制宜選擇適生品種,充分利用氣候優勢,最大限度降低成本,提高生產效益。四川攀枝花、西昌地區、云南昆明等地區加大了開花類小盆栽植物生產力度,海南充分發揮熱區優勢,擴大鳳梨等半成品生產規模,南京增加小盆栽上市量,2015年宵期間,各類小盆栽的銷量達300多萬盆,同比增加8%-10%。
球根類小盆栽產量穩中略跌,價格同比漲5.5%,傳統品種產量略低,新品類產品需求量增加。其中,彩色馬蹄蓮供不應求;百合盆栽產銷變化不大,新品種百合盆栽后勢可期;大麗花、大花球根秋海棠、朱頂紅等品種供貨量少,市場前景廣闊。
目前,市場流行的多肉類盆栽多為景天科,品種上百個,主要產自山東青州、福建等省區。多肉盆栽發展迅猛,產品儲備量極大,要避免盲目跟風。
觀葉植物產銷平穩
量價微漲
具有清潔空氣、美化環境等功能的觀葉類植物需求增加,竹芋、綠蘿等銷量有所上升,價格有升有降。湖南年宵期間觀葉芋類1月和2月銷量分別較往年同期上漲,價格同比有所上漲。2015年綠蘿產量大幅增加,價格走低,同比下降近50%,但依然是暢銷產品,河南、遼寧、內蒙古1月、2月銷量都比往年同期上升。高品質產品仍舊受追捧,金黃色、花葉類等綠蘿新品種逐漸批量入市。
鮮切花產銷兩旺
行情穩中有升
2015年1-2月銷售旺季,鮮切花生產量較去年明顯增加,行情整體上漲。鮮切花產量、優質花比率有提高,生產調控能力增強,種植盲目性減少。國內消費市場不斷擴展,二三線城市以及發達地區的鄉鎮花店增多,國內花卉消費量每年保持20%-30%增速,因此今年鮮切花行情穩中有升,尤其是優質花價格依舊有好價。
玫瑰、百合、康乃馨和非洲菊四大切花品種的種植區域正逐步從云南、廣州等主產區,擴展至遼寧、江蘇、寧夏等區域,生產覆蓋面延展,規模逐年增加。鮮切花品種結構優化調整成效顯著,新優品種引進、選育力度加強,國際流行新優品種快速增加,一些自主研發的玫瑰新品種也開始批量上市。鮮切花種類豐富,傳統品種比重縮小,洋桔梗、帝王花、石竹梅等小品類雜花品種更受矚目。
從市場變化上看,一是消費結構呈多元化,高中低消費層次更加清晰,高端消費引領作用加快,出口增速放緩,進口大幅增長;二是產地銷售模式多元化,花卉電商熱潮高漲,微商、電商成為重要的經營平臺,進一步推進對新型市場尤其是大眾市場的開拓力度。
觀賞苗木過剩價低
新特優受青睞
從2014年開始至今,全國綠化觀賞苗木銷量繼續減少,價格繼續探底。綠化苗木企業集團化、生產機械化、產品良種化、種植標準化成為苗木行業發展新趨勢,規范化管理的大型苗圃或生產園區將會越來越多,單一品種規模化生產成為必然。
胸徑20厘米以上大規格綠化苗木用量減少,價格相應下滑,尤其是存量較大的香樟、羅漢松等降幅較大。質量較差的大規格苗木降幅高達50%。精品喬木、新優品種苗木需求量增大,行情平穩。存量大的常規苗木面臨價格競爭,銷售壓力增大。
紅楓等彩葉樹種發展迅猛,盡管常規彩色品種價格略降,但珍稀彩葉樹種價格增幅在30%以上。
鴨腳木、紅葉石楠、黃連翹、毛葉丁香、蕨類等地被植物的工程小苗持續低迷。與去年相比,工程小苗價格下降近25%,預計將保持較長時間的低價走勢,但三角梅等彩色、特色鮮明的工程小苗已進入主流市場,價格較去年同期漲30%左右。工程小苗亟待進行品種結構優化調整。
種苗種球規模擴大
地區優勢明顯
2015年種苗種球生產規模增加,質量明顯提高,正逐步擺脫依靠國外的尷尬局面,種苗供需關系走出滯銷、低價不良狀況,進入均衡平穩狀態。
鮮切花產業發展較早的地區,產業增長點逐步由傳統種植步入科技含量高的前沿領域。技術型花卉產業開始起步,多地區同質化產品競相發展的現象減少。全國形成了以遼寧、云南為主的百合種球種植區域,以及以云南為主的鮮切花種苗生產中心。
云南省以鮮切花種苗、種球為主,盆花、加工用花卉和花卉種子為輔的種用花卉蓬勃發展,形成以玉溪、曲靖、昭通為主的種球生產區,以及以昆明、玉溪為中心的全國重要鮮切花種苗基地。全省鮮切花種苗年產量近8億株,其中非洲菊、月季、康乃馨等種苗占國內60%以上市場份額。
食用玫瑰種植面積增勢不減,種苗需求增量水漲船高,供應地集中在云南。以百合為主的種球年產量2億余粒,百合種球國產化率達53%。國產球和進口球的增加使得國內以百合為主的種球供大于求,繼續保持往年低迷行情,但重瓣百合、OT系百合可用于花卉旅游、盆花種植,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百合種球的銷售壓力。
加工類花卉發展迅猛
勢頭強勁
2015年我國加工類花卉發展迅猛,勢頭強勁。其中云南尤為突出,涌現出一批規模化花卉加工企業。目前,云南加工花卉種植面積近60萬畝,其中以食用玫瑰為主的食用花卉和以燈盞花、紅花和鐵皮石斛為主的藥用花卉48.2萬畝,以萬壽菊為主的工業用花卉10.7萬畝。
以鮮切花為原料加工而成的保鮮花,成為當代年輕消費者的新寵,全國保鮮花年產量逾1500萬支(朵),總銷售額1.5億元以上。
在加工類花卉中,食用玫瑰是目前最受矚目的加工花卉。云南、山東、甘肅等地的鮮花餅、飲品、精油、化妝品等精深加工產品多達百余種。鮮花餅、玫瑰花茶等產品還成為熱賣的旅游產品。以食用玫瑰為主的花卉旅游業興起,并帶動莊園經濟、花卉體驗類項目的發展。(來源:中國林業新聞網)
【上一篇】:美國花卉市場發展現狀
【下一篇】:沒有了
-
歐洲第一大戶外休閑園林展,2026spoga+gafa科隆國際體育用品、露營設備及園林生活博覽會火熱報名中
-
15,000+買家云集!搶占英國戶外園藝寵物市場!|2025年9月16-18日英國伯明翰國際五金工具、花園園藝及寵物用品展
-
FIEE 2025巴西國際電力電子及智能能源展銷售正式啟動
-
重磅!第28屆中國國際寵物水族展覽會定檔9月10-13日
-
Energy Storage International 2023 - 美國國際電池儲能展ESI
-
Solar Power International 2023 - 美國國際太陽能展RE+
-
THE GREEN EXPO 2023 - 第30屆墨西哥綠色能源展
-
WSEW 2023 - 第19屆日本國際智能能源周
